寵物水化是一種新型的善終方式。水化相比火化減少約九成的能源消耗與碳足跡,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與懸浮微粒,同時剩餘的水也能夠作為肥料灌溉使用或經過濾處理排放到管道中,是環保永續的善終方式。
水化是在不鏽鋼槽中加入水與氫氧化物(95%水與5%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混合而成)並將溫度控制在100~150℃搭配溫和的水流將遺體轉換為骨骼、胺基酸與水的過程,整個水化過程需耗時6~20小時。水化過後由於寵物毛孩身體有超過50%是由水組成,留下來的主要是水以及不易自然分解的骨骼、牙齒。此過程與生物死亡後埋葬在土中的分解過程相同,不同之處在於水化中水分、溫度、鹼性與水流加速一系列的分解,而土壤依靠土壤鹼性、細菌需要數月甚至數年來分解。
民眾對水化最大的誤解是認為水化跟電視上屍體溶解的手法相同,利用強酸或強鹼溶解屍體。事實上水化中氫氧化物僅佔很少的比例,水在過程中佔主要角色。
同時水在過程中分解大分子的鍵結使其變成小分子,脂肪將被轉化為鹽類,組織裡的蛋白質將被轉換為胺基酸,因此不會有任何遺傳物質DNA或RNA保留下來。
選擇水化需較長的時間,這包含水化(6~20小時)與骨骼乾燥處理(12小時~1周)。然而水化保存較多、較完整的牙齒、骨骼,不會因高溫脆裂、變黑,相比火化平均多出20~30%的骨骼(依不同大小種類而定)。
同時水化在費用上也與傳統火化相近,這使得越來越多人與寵物選擇水化而非火化。
環境保護
害怕火焰
保留完整骨骼
宗教信仰
可以。
萬里福田提供24小時專人諮詢與接體服務,即便是國定假日或刮風下雨隨時都能為毛孩家人服務。
24小時免付費專線:0800-068-888
可選擇園區灑葬、櫻花樹葬、晉塔或自行帶回安葬。
水化並非將遺體溶解。水化主要是水分子在溫度與水流搭配少量的鹼(水占95%鹼僅占5%)作用將組織等大分子轉換為胺基酸等小分子,水化過後骨骼較完整且潔白,且水化過後的剩餘的水可做為肥料灌溉使用。強酸會導致皮膚與細胞脫水與灼傷,骨骼也會焦黑無法保存,剩餘強酸更會對環境造成汙染,與水化完全不同。
依不同地區的業者收費為準。台灣北部水化比火化略高出約30~40%的費用。
水化需較長的時間,這包含水化(約6~20小時)與骨骼乾燥(12小時~1周)確切時間依品種大小而定。
水化過後原先少量的鹼將完全被中和、消耗,不會殘存在剩餘的水中,僅有胺基酸、鹽類與營養素會留下,殘餘的水可做為肥料使用,或經由過濾處理後排入管道。同時水化能源使用與碳足跡平均減少90%,不像火化會產生溫室氣體與懸浮微粒,因此是對環境友善的方式。
有骨骸。
相比火化,水化骨骸顏色潔白外型較為完整,且約多20~30%骨骸,需較大骨灰罈保存。水化過後骨骸會經過乾燥處理,可選擇保留骨骼或磨粉後放入骨灰罐保存。
水化(科學名詞:鹼水解,英文:alkaline hydrolysis)是將遺體放置於定溫100~150℃氫氧化物水溶液中,透過水將脂肪蛋白質等大分子轉化為鹽類胺基酸等小分子,轉化過程與土葬的遺體相同,差別在於土葬由土壤中的鹼性與細菌分解,水化由水分、鹼、溫度與水流加速分解。
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。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,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,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。